潛水充滿樂趣與挑戰,但同時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只要確保進行潛水活動前,充分詳細了解潛水注意事項,為潛水活動做好萬全的準備並遵守規範,相信每一場潛水都能成為安全又愉快的體驗。本文將從四大面向深度解析潛水注意事項,並依潛水前、中、後的順序,彚整實務操作與守則,幫助您輕鬆掌握所有潛水關鍵概念!

 

 

潛水注意事項一:潛水的前置準備工作

在潛水活動之前,建議針對下列 5 大要點進行自我審核,對提高潛水活動的安全度,有具體化的實質幫助:

潛水前的注意事項

1.潛水要具備基本體能

由於潛水時,身體會遭受壓力及吸入的氮氧氣等影響,有機會因個人體能的不適應,發生後遺症或危害健康的情形,建議事前進行基本的體能、耐壓及耐氧測試。

以下條件可作為達到下水門檻的參考值:

  • 能游泳大約 200 公尺。
  • 能漂浮 10 分鐘。
  • 能浮潛 300 公尺。
  • 平時有保持運動習慣佳。

 

2.潛水要注意健康狀況

以下都是特別需要注意的體況,依具國內潛水委員制定的安全潛水守則,預判考量,若符合下列病例者,不建議從事下潛活動:

⬜潛水前喝酒精飲料。

⬜有感冒、氣喘、慢性支氣管發炎、發燒等症狀。

⬜熬夜或過度疲勞。

⬜嗑藥或服用藥物過量。

⬜患有心臟疾病。

⬜患有肺氣腫或肺部疾病。

⬜患有嚴重關節炎。

⬜患有癲癇症。

⬜患有高血壓。

⬜耳膜破損、中耳炎、鼻竇炎。

⬜孕婦。

⬜糖尿病患者下水前,血糖<150 或>300 mg/dL。

 

3.潛水要落實裝備檢查與操作

檢查潛水裝備就像開車前檢查油量跟胎壓一樣重要,因為水下環境完全不同於陸地,任何小問題都有可能引發大風險,例如:氣瓶漏氣會導致空氣不足、呼吸管卡住會影響呼吸、浮力裝置故障會失控浮上或沉底等,潛水裝備在水中突然失效,臨時要進行修復也很困難,嚴重時還可能導致意外喪命,所以事前的檢查,可以有效降低緊急情況的發生機率,熟悉裝備的操作方式,臨場也比較不會手忙腳亂。

 

4.潛水要觀察環境評估與適應

大自然是善變且不可控制的,所以應事先預想各種海上兇險的情形,並且評估本身是否有足夠的能力、適當的輔助工具或緊急備案,可以應付這些狀況:

⬜水溫極低

⬜風浪勢大,水流湍急

⬜洋流強度大

⬜探潛深度大

⬜夜潛視線不良

⬜能見度差

 

5.潛水要經過培訓課程或取得證照

潛水並非一項可以自學的活動,若只是嘗試性質,必須參加由專業潛水教練帶領的體驗潛水活動。若想潛得更深,則必須參加專業的潛水課程,並取得潛水證照,課程中會學習潛水理論、裝備使用方法、各類安全技巧等,並在教練的指導下,進行實際的操作,確保具備足夠的能力和經驗可以應對水下環境。

 

潛水注意事項二:安全潛水的關鍵步驟

步驟一:下水前注意事項

由於禁止單獨一人潛水的規定,所以在潛水行程裡,一定會有潛伴陪同,除了一起探索海底世界,在下水前,建議可以互相進行一遍安全檢查,為彼此的裝備再疊加一層把關作業,避免錯過本身容易忽略的盲點。

 

花 3 ~ 5 分鐘,潛伴互相協助安全檢查(BWRAF):

  • BCD:確認 BCD 的充氣、洩氣功能正常、知道快洩閥位置
  • WEIGHT:配重穿戴確實、放置位置適宜、快卸扣位置確認
  • RELEASE:胸扣、魔鬼氈、腰扣、肩帶扣、氣瓶固定帶皆綁緊且扣好
  • AIR:氣瓶完全打開,測試一級頭、二級頭皆可供正常呼吸、排水鈕有作用、殘壓值正常
  • FINAL:確定其他裝備已帶齊

 

步驟二:潛水中注意事項

  • 潛水時應與夥伴保持適當距離,並定期確認彼此狀況,避免脫隊。
  • 上岸前確保集合清點人數,不應擅自先行離開返回。
  • 下潛時應緩慢進行,避免耳壓不平衡。
  • 隨時注意電腦錶顯示的免減壓時間、殘壓、深度。
  • 上升時遵守安全停留原則,速率應低於 18 公尺/分鐘,防止減壓病。
  • 潛水時應保持平穩呼吸與動作,可延長潛水時間。
  • 避免過度用力或追逐水中生物導致疲勞。
  • 不隨意觸踫海洋生物、珊瑚礁,避免遭受蜇傷及中毒。

 

步驟三:緊急情況注意事項

處理氧氣不足的情況

  • 立即啟動備用氣源
  • 若無法解決,則緩慢上升
  • 同時向潛伴發出手勢,請求協助
  • 等待潛伴近身接觸
  • 使用潛伴備用氣源

 

遇到海洋生物近身時的應對方式

  • 避免主動觸碰或驚擾海洋生物是主要基本原則。
  • 不追逐、驚擾、傷害、近距離在生物周圍使用閃光燈。
  • 不餵食、破壞大自然生態規則。
  • 在可預測的生物動線上,不刻意阻礙行徑。
  • 不靠近正在保護或哺育寶寶的親子生物群體。
  • 見到大型或較有威脅性的生物時,主動緩慢遠離。

 

遇到強流時該怎麼應對

  • 第一時間先保持冷靜,並與夥伴保持聯繫。
  • 利用地形或礁石躲避。
  • 背對水流方向游。
  • 沿著水流漂移至安全區域。

 

潛水注意事項三:保護海洋生態與責任

享受大自然的奧妙體驗的同時,應避免私心對環境造成傷害,所以潛水前應了解並遵守當地法規,除了可以免於觸法的可能,也能讓這片美麗海洋可以永續生存。

 

遵守潛水規則

⬜不擅自殺害、獵捕魚類或海洋生物。

⬜建議每年定期一次健康檢查。

⬜不單獨潛水,遵守兩人以上的伴潛制度。

⬜攜帶浮力袋,並懂得如何操作使用。

⬜睡眠充足不過勞。

⬜不喝酒精飲料。

⬜持有證照才可進入特定潛區。

⬜超過半年未潛水,應再做一次安全適應潛水測驗。

⬜沒有證照者,不擅自租借潛水裝備下水。

⬜初學者應避開較高難度的潛水區,選擇適合自己等級和深度的海域。

 

保護海洋生態的重要性和作法

海洋生態系統是地球上最寶貴的自然資源之一,可以為人類提供食物、藥材和經濟資源,還能調節全球氣候、吸收二氧化碳,並維持生物多樣性。近年來由於過度捕撈、環境污染、氣候變遷以及不負責任的旅遊活動,海洋生態面臨嚴重威脅。

 

每一次潛水都是與海洋親密接觸的機會,潛水員的行為將直接影響海洋環境的健康,通過遵守保護海洋生態的規範,並積極參與環保行動,我們可以為後代留下一個美麗且充滿生機的海洋。

 

以下提供具體建議的作法,一起保護海洋生態:

  • 避免觸碰或破壞珊瑚礁
  • 不隨意丟棄垃圾或廢棄物
  • 使用物理防曬(穿防曬衣),或選用海洋友善的防曬乳
  • 尊重、不打擾海洋生物
  • 支持永續漁業,不購買瀕危滅種的稀有魚貨
  • 支持設立並一同維護海洋保護區
  • 減少碳足跡,節能減碳、盡量購買使用再生資源

 

潛水注意事項四:潛水後的護理

潛水後的身體護理工作,第一步從預防減壓病開始,應嚴格遵守等待時間,主動避免繼續進行高風險的活動。同時也可透過補充水分、適當休息和皮膚護理,對體能及恢復效率都有幫助,若出現異常症狀,務必提高警覺性、及時就醫。

  • 檢查是否有不適感,或任何身體的外傷。
  • 若有減壓病的輕微症狀,請立刻就醫進行純氧治療。
  • 感覺視力或意識模糊、皮膚和關節刺痛,應立即就醫處置。
  • 至少 3 小時後再泡溫泉或按摩。
  • 將身上的海水沖洗乾淨,可塗抹身體乳防止乾燥。
  • 潛水前後都不適合飲用酒精。
  • 適當的休息與大量補充水分。
  • 潛水後的 12~24 小時內,避免搭飛機或到高海拔地區。

潛水後的護理

 

潛水讓我們有機會探索海洋的神秘與美麗,但同時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與責任。透過本文詳細介紹的潛水注意事項,從潛水前的準備、潛水中的安全步驟,到潛水後的身體護理與環境保護,我們希望每一位潛水愛好者都能更全面地了解如何安全且負責任地進行潛水活動。

 

潛水注意事項的常見問答

潛水注意事項1:潛水時耳朵疼痛怎麼辦?

耳朵疼痛通常是由於耳壓不平衡導致,可以嘗試進行「耳壓平衡」的動作,例如:吞口水或捏鼻鼓氣,若疼痛持續,應停止下潛並緩慢上升。

 

潛水注意事項2: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程度的潛水地點?

建議尋求當地的潛水教練,熟悉附近各潛點的地形和特色,可以提供專業的建議,因為選擇潛水地點時應考慮經驗與技能水平。

初學者建議選擇水流平緩、能見度高的潛點,並在專業教練陪同下進行(初級潛點推薦);

進階潛水員則可以挑戰更具挑戰性的潛點,如沉船或洞穴潛水(中高難度潛點推薦)。

 

潛水注意事項3:潛水時遇到強流該如何應對?

遇到強流時應保持冷靜,利用地形或礁石躲避,並與潛水夥伴保持聯繫。若無法對抗強流,應順流而行,避免過度消耗體力。

 

潛水注意事項4:潛水後為什麼要多喝水?

多喝水有助於排出體內累積的氮氣,減少減壓病的風險,此外,潛水過程中很容易脫水,補充水分也有助於恢復體力。

 

潛水注意事項5:潛水後可以立即搭乘飛機嗎?

不建議潛水後立即搭乘飛機。

單次潛水後應等待至少 12 小時;多次潛水或深潛後,則建議等待 18~24 小時以上,降低減壓病的風險。所以若是安排出國潛水行程,應特別注意返程班機的安排,不要太接近潛水活動結束的時間。

 

潛水注意事項6:如何避免潛水時消耗過多氧氣?

避免過度消耗氧氣的方法包括:保持平穩呼吸、減少不必要的動作、不追逐海中生物、控制下潛與上升速度,以及選擇配重適當的潛水裝備。

 

潛水注意事項7:潛水後出現皮膚紅疹或癢感是什麼原因?

這可能是由於水母螫傷、過敏反應或潛水衣摩擦所致,建議上岸後,立即用清水與身體沖洗乾淨,並塗抹抗過敏藥膏,若症狀嚴重,應盡快就醫。

 

潛水注意事項8:如何避免潛水時迷路?

  • 在潛水前,做好潛水計劃,熟悉潛點的地形與路線。
  • 使用輔具工具,例如指南針或水下導航設備。
  • 在水下與潛水夥伴保持聯繫,不擅自脫隊,並定期確認位置。
  • 若感到正在迷失,應停止前進,與夥伴會合後再決定下一步行動。

準備展開你的潛水之旅了嗎?

立即諮詢潛旅規劃,享安心體驗+專屬優惠!

預約你的海底冒險 ➤